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一季度化工品市场企稳回升 全年仍有多重利好支撑

  2025年一季度,中国化工品市场在经历2024年四季度的深度回调后企稳回升。

  2.业内人士认为,展望二季度化工行业仍有多重支撑,部分产品或将继续上涨。

  3.高端制造与新能源领域有望持续增长,如光伏装机量显著提升,逐步推动EVA胶膜、光伏玻璃、POE等原材料需求。

  4.然而,传统消费领域复苏偏缓,家电行业受二季度生产淡季及房地产竣工放缓影响,相关化工原料等需求或表现偏弱。

  5.为此,国内化工企业需应对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增加与其他几个国家和新兴市场的贸易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化工品贸易的发展。

  2025年一季度,中国化工品市场在经历2024年四季度的深度回调后企稳回升。业内人士认为,展望二季度化工行业仍有多重支撑,部分产品或将继续上涨。

  今年一季度,化工品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格局,芳烃链条领涨,烯烃产业链结构性亮点突出,呈现“芳烃领涨、烯烃分化”的特征。

  卓创资讯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细分市场中,芳烃价格指数上涨3%,涨幅居前,国际原油偏强上行对成本有所支撑,供应端芳烃新增产能缩减明显,叠加聚酯产业链需求复苏,支撑产业链整体偏强运行,部分产品利润逐渐修复。反观烯烃链条,价格指数仅上涨1.6%,尽管房地产、新能源汽车相关原材料需求回暖,但烯烃新产能集中释放,压制价格弹性。

  “总体看,原油成本抬升、终端弱复苏与产能投放节奏差异共同主导市场,芳烃因供应收缩弹性更强,烯烃涨幅有限则受制于过剩压力。”卓创资讯分析师马英君向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芳烃板块中PX、PTA、二甲苯等涨幅居前,烯烃板块中丙烯酸、丙烯腈、EVA表现亮眼。“受益于新能源车材料(锂电池胶黏剂)、光伏组件(EVA胶膜)需求放量,叠加一季度部分装置集中检修,如卫星化学丙烯酸装置,供应缩量强化价格弹性。”马英君分析,总体看成本传导与终端需求分化主导市场,芳烃受益于“原油-石脑油-PX”成本链传导及聚酯复苏,烯烃部分产品则依赖高端材料需求突破产能过剩瓶颈。

  展望二季度,化工行业仍有多重利好因素支撑。如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财政部专项债发行提速,同时工信部规划设备更新补贴规模加大,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突破7%,社零消费在绿色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下或保持高增速。

  此外,终端需求呈现“新旧动能转换”,高端制造与新能源领域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带动光伏装机量显著提升,逐步推动EVA胶膜、光伏玻璃、POE等原材料需求;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拉动锂电池相关材料持续上涨。

  需要看到的是,传统消费领域复苏偏缓,家电行业受二季度生产淡季及房地产竣工放缓影响,相关化工原料等需求或表现偏弱;纺织服装出口受海外需求量开始上涨制约,聚酯链条增速或边际放缓。

  马英君认为,2025年化工行业景气度或压力与修复并存,化工行业将呈现需求分化、成本松绑、利润渐进修复的特征,高端化工材料有关产品溢价有望扩大,叠加低效产能出清,行业整体利润率或较2024年出现修复回升。

  今年以来,化工行业出口持续高歌猛进,成为相关企业盈利增长的重要来源,其背后原因主要在于全球供需格局变化、国内产能扩张、价格上的优势、政策支持及短期因素的多重驱动。

  马英君分析,中国化工品出口的增长趋势将持续与否,需考虑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和新兴市场潜力,但也需关注可能的海运费上涨、贸易摩擦加剧和欧美市场疲软导致的增速放缓。国内企业在向高的附加价值产品转型的过程中,需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并妥善处理好产能消化与市场拓展之间的平衡。预计短期内出口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速可能逐渐放缓,长期的出口可持续性将取决于全球经济环境的稳定性、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和产业升级的成效。

  “当前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可能不仅限制中国化工企业及相关下游终端行业的发展,还将影响全球化工贸易格局。美国关税措施可能触发全世界内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势,造成其他几个国家采取类似的贸易限制,从而改变全世界化工品的贸易流向和市场格局。”马英君表示,中国化工企业需应对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增加与其他几个国家和新兴市场的贸易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化工品贸易的发展。

  例如,化工企业加大在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地区市场的拓展,加强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合作,扩大化工产品的出口份额,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与此同时,国内化工企业也在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制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以满足市场对高端化工产品的需求。


上一篇: 2024石油化学工业行业十大新闻发布:揭示行业新机遇与挑战

下一篇: 钧崴电子今日上市助力中国电子元件产业新征程

推荐产品

最新资讯